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年级合用第一册,五、六年级合用第二册,七、八年级合用第三册,高中一年级使用第四册。并及时优选全省中小学政治、地理、生物等相关学科的部分骨干教师组成编写组,编写组依据课程大纲,对教材编写原则与体例进行了反复研讨,达成共识后,由参编教师将自己编写的部分教材内容先在本校做实验,然后再交流、修改完善。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参编教师到海南省许多地区、生态文明村实地考察,到多个有关部门访谈、收集资料,丰富教材的内容。

    反复修订。教材审查和审定是地方课程教材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2008年8月至2009年2月,编写组将《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多次送到海南省国土资源环境厅、海南省文明办、海南师范大学、部分中小学等单位反复征求意见,并及时组织修订。在专家们对《生态文明教育》教材书稿表达一致肯定意见的基础上,再送海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组织专家审查和审定。经过几十位专家和一线教师一年多的艰辛打磨和数轮修订后,海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于2009年2月审定通过了这套教材并正式出版。

    三、组织实施

    列入计划。2008年7月24日,海南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局部调整海南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加强课程实施与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学校要强化三级课程管理,“切实落实国家课程,确保地方课程开设,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明确“从2008年秋季起,政府将免费向义务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提供海南省组织编写的地方教材”,“为确保地方课程的开设,各地要将综合实践活动(三—九年级)同地方与学校课程的课时数整合使用”,同时把《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地方课程,明确“《生态文明教育》三至八年级间周安排1课时”。

    加强管理。该文件还要求“切实加强课程管理”,“为确保地方课程的开设,省教育厅将组织开展地方课程的专题研修活动和督导检查活动。各地要将地方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纳入对学校的督导和考核评估体系,督促和指导学校切实实施好相关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业水平考试和中考各学科要将地方课程全面纳入考试和考查内容。各学校要将地方课程的实施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实施纳入到教师和学生的考评体系,做好有关评价工作”。

    根据上述要求,《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审定通过后,于2009年春季发到学生手中,其中1—3册由财政免费提供给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使用。

    组织培训。2009年3月,海南省教育研究培训院分学段组织了全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300多名任课骨干教师的培训会,请专家对课程开设意义、课程目标、教材体例、特色内容、教学建议等作了系统解读,多位教材编者现场说课,参加培训的教师也积极参加互动和研讨,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加强教研。许多学校教研组,以校本研训为依托,努力探索《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对充分发挥课程的价值功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着眼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基本素养的全面提高;二是用探索、发现和操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能力;三是用角色扮演和模拟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个性品质;四是用社区活动和小组调查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社会参与;五是用独立研究和共同研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满足个人需求和兴趣。

    评价引导。为了更好地实施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在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制度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要求各学校建立多元化评价主体(既有老师、校长,也要有学生、学生的同伴、家长及社区人员),采用发展性评价方法,评价内容要全面化,评价方式要多样化。测评内容分基础知识和行为习惯两方面:基础知识的测评,采取笔试开卷方式,确定等级;行为习惯方面,分兴趣与方法、态度与表现、行为与习惯三个领域,采取自评、互评、综合评的方式确定等级。评价方式与过程包括:笔试、说评、议评、综评、公示。

    四、实践效果

    一致好评。《生态文明教育》的课程体系和教材质量受到海南省内各界领导和专家的好评,为课程的开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审定的领导和专家在审定会上一致表示,教材“突出了时代性和地方特色,突出了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且图文并茂,寓教于乐,强调实践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求这套教材不仅要提供给学生使用,还要发放到海南省政府各职能部门和各市县领导干部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的社会宣传和普及。审定通过后,《生态文明教育》教材已经在全省120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免费使用,高中列入选修2课程。

    成效初显。各市县、学校通过《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两年的开设,在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关注海南、热爱家乡等方面,有明显的收获。如三亚市许多学校根据这门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他们以教材为参考,设置了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环境调查教育活动,如《海南省珊瑚礁保护现状调查》、《三亚市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情况调查》、《三亚市人口老龄化问题的调查》。通过专题调查之后,写出了调查报告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小论文。

    继续完善。两年的实践表明,《生态文明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海南省青少年学生文明素养的提升和发展,对于海南省建设生态文明示范省和国际旅游岛,必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该课题组将以2010年这项成果获得全国首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一等奖为契机,组织专家进一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和教材内容,进一步加强对课程实施的指导和专业支持,完善课程和教学评价制度,更好地实现课程的各项目标。

    案例5.5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本案例节选自海南省2010年上报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该项成果荣获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本项成果申报者:海口一中马向阳(校长)、艾瑞堂、王永策、笪旭、汪剑春、胡绮霞等。海口一中是海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综合样本校。本项成果2009年经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评选确定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推广项目。在此,对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校本开发与实施背景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成为中小学校在课程改革中迫切要解决的重、难点问题。海口一中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自主开发了系列校本课程,并取得了较好的实效。

    2003年,该校制订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纲要》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总体方案》,并于2004年9月在全省率先开发出19门校本课程文本。

    校本课程开发之初,海口一中面临和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如何优化整合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每位学生至少6学分怎么落实;如何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相关理论问题。

    二、主要措施

    (一)校本课程规划策略

    建立组织。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校长任主任,设专家顾问组、开发研制部和实施领导小组。

    现状分析。首先,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2003—2006年期间,每年都对学校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其次,优化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从2003—2006年,通过自查、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对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目标拟定。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通过民主审议,拟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方案制订。制订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总体方案等。

    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保证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二)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需求评估。通过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定期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评估。

    教师培训。在课程开发前,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课程开发技术培训,提供业务支持。

    课程申报。根据学校要求,申报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交课程开发委员会。

    民主审议。由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依据审议原则与标准,通过课程纲要的审议、答辩、推介等方式,从校本课程的选题、目标、选材、组织、评价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证。

    课程立项。经审议通过后,作为校本课程立项列入《校本课程目录》,拟安排开设。

    编制文本。对是否编制文本、讲义等,量力而行。部分拟编制文本的课程,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制说明》编制文本。

    文本审定。由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

    (三)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公布课程。经立项列入学校《校本课程目录》课程,向全体学生公布,提供给学生选用。

    学生选课。流程:填写《课目教学申请表》—交教务处—汇总成《课目表(课程菜单)》—下发给学生选择—教师指导—填写《课目教学申请表》—报教务处。

    编班排课。教务处编排教学班(每班不少于30人)。以教学模块形式,编制《课程安排表》安排教学,并公布课程科目、任课教师、教学班学生名单、地点、时间等。

    实施教学。目前,校本课程集中安排在每周四和周五下午,每周2个课时,学生走班选课。

    跟踪评价。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需求追踪。了解、研究和引导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

    动态调整。根据学生需求变化,对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四)校本课程学分管理策略

    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依据:一是学生参加课程修习的时间,必须达到规定的90%方为合格;二是学生参加课程模块修习过程的反映;三是课程模块考核成绩。综合三者认定学分。

    校本课程学分的分配:每个校本课程模块36课时或18课时,2个学分,每周为2课时或1课时。在高中前两年每个学生必须完成3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以获得高中毕业的选修2学分的6个基本学分。其中,高一必须完成1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获2个学分;高二必须完成2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获4个学分。

    学分认定的操作程序:学生提交学分申请—任课教师认定学分—学分认定小组复审—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批—公告。

    三、实践效果

    2003年以来,围绕“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这个新课程重、难点问题,该校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在如何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如何优化整合校本课程资源、如何开发校本课程、如何实施校本课程、每位学生至少6学分怎么落实、如何保证校本课程的质量等具体难点问题上开展了有效的实践研究,开发和开设了80多门校本课程,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茁壮成长,也调动了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该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理念、举措,被作为教育部(华东师范大学)“普通高中新课程样本校校长高级研修班”案例,为广大高中学校所采纳、吸收,对全国高中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产生了一定的辐射作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近万同行先后到校考察,对省内外兄弟学校有一定的辐射作用。

    案例5.6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本案例节选自海南省2010年上报教育部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成果奖申报材料,该项成果荣获2010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本项成果申报者:海南国兴中学陈力(校长)、唐秀全、张垂经、吴挺拔、杨文修、吴永炜等。海南国兴中学是海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综合样本校。本项成果2009年经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评选确定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推广项目。在此,对研究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海南国兴中学是1990年创办的突出民族特色的优质校,每年录取的新生中,均有60%以上是来自全省各地的黎族、苗族等少数民族青少年。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国兴中学突出民族特色,在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上做出了有力的探索。

    一、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的背景

    充分发挥学校的特色和优势,积极开展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对于弘扬民族特色文化,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自豪感,增进不同民族青年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大团结,建设各民族师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在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国兴中学围绕“民族特色”与“校本课程”问题做了深入的调研,发现各市县民族学校,基本上没有少数民族历史和民俗文化的教育活动,民族历史与文化等弱化或者流失现象十分严重。因此,该校力图开发与实施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利用学校与地方文化的特色资源,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特长,推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并对全省市县民族中学起到辐射与引领的作用;建构与拓宽学校校本课程体系,建设学校校本课程师资队伍;发掘与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的交流,扩大民族特色文化的影响。

    二、主要措施

    在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过程中,该校以《珍珠球》、《竹竿舞》、《黎族织锦》等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课程为主干,逐步建立起“民族特色文化系列”校本课程体系,并根据学校的实际与需要,将《珍珠球》与《竹竿舞》模块作为全校学生必选课程,《黎族织锦》模块作为自选课程。

    该校将《珍珠球》模块编入“体育与健康”课程让学生学习,单列考核;黎族“竹竿舞”,又称“跳柴”,是适合于班级集体学习的活动课程,《竹竿舞》模块在学校抓好班级培训者培训工作的情况下,利用活动课的时间(各班自行掌握),由班主任组织班级培训者示范教导的方法学习,以班级集体表演的方法考核学习结果,既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课程,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这样充分地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纳入学校教育内容;“黎族织锦”堪称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历史已经超过3000年,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艺术含量高且适合于个体学习,《黎族织锦》模块的学习,学校配置专用的教室和织机等设备,由选修的学生自主掌握学习时间,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到随学,以累计学习课时与完成作品呈现学习结果。

    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不能只是“应然”的,还必须是“实然”的;不能只是“理想”的,还必须是“实际”的。因此,学校努力做到:

    1、反复研讨,做好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工作。在海南省民族与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海南省文体厅、海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和艺术学院有关专家的指导下,相关学科教师广泛搜集资料,比较筛选,并根据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意见反馈数易其稿,完成教材的编写审定。实现课程开发中“实践与研究同步推进,生成与深化相互辉映”。

    2、注重在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中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艺术文化熏陶。利用《黎族织锦》中黎族针纺工艺与黎族锦画设计的学习,在引导学生领会对黎族人民美好胜境的表现手法的同时,增强挖掘民族文化与沟通民族情感的意识;在了解传统织锦作品的编织技巧的同时,感悟黎族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珍惜和对新生活的创造。学习《竹竿舞》模块,在注重音乐旋律与舞蹈动作相协调的同时,深入发掘其间的文化艺术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悟与尽情欣赏黎族人民巧妙地将劳动与生活和谐地融入优美音乐舞蹈的智慧,理解“哒哒瑟”这朵独特的文化奇葩的内涵。《珍珠球》模块的教学不止于单纯的球技学习,还透过球技活动,指导学生领略民族竞技胆略与艺术的结合,和为取得胜利敢于献身的精神。

    3、营造氛围,做好校本课程的推广普及工作。把“竹竿舞”和“珍珠球”的比赛,列入每年“三月三”校园文化活动周的比赛内容。黎族织锦优秀作品展成为“三月三”校园文化活动周的保留节目,让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在学生心中扎根、开花、结果。

    4、实施监控,做好校本课程的实施评价工作。《竹竿舞》与《珍珠球》进入课程设置计划后,一些班级擅自缩减学习时间,针对这种情况,学校要求各班将每周的学习过程上报备案,每年“体艺节”各班参赛的成绩加权计入评价。“竹竿舞”比赛除了规定的动作之外,各班必须有50%比例的自创动作。及时、动态、生成性评价,使学生对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体育校本课程发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5、做好校本课程的拓展工作。在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的引领下,学校组织了“亮跳”(黎语“美妙的声音”之意)女声合唱团活动,主动承办全省“首届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通过师资培训的方式与省内外兄弟学校交流,之后,再开发与实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苏轼在海南》、《诵读三字经》、《国学精要》模块。

    三、实践效果

    “民族特色文化系列”与“传统文化系列”校本课程,都深受学生欢迎,从2005年至今,《竹竿舞》与《珍珠球》模块每届约800人学习,共计学习人数约4000人;《黎族织锦》模块每届约200人选修,共计约1000人选修;“传统文化系列”课程各个模块计有3000人选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内容及教学方式都非常满意,“民族特色文化系列”课程的满意率达95%以上,“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满意率达90%以上。

    该校始终围绕着“发展健康个性特长与培植文化内涵”的主题,开展研究与实施,使学生在民族风情中,带着发掘民族文化与沟通民族情感的意识学习课程,感悟与认识民族文化的深厚与丰富多彩。《珍珠球》模块,有利地促进了全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2008年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中学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比赛”,学校派出的男女代表队分别获得冠亚军。《竹竿舞》与《黎族织锦》模块,成为学校艺术活动与文化生活的引航课,显示出学校民族特色文化的生命力,学生编织的黎族织锦,在获省级奖励的同时,被来访的俄罗斯、新加坡和日本等国客人作为珍品收藏,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新华社、海南日报社等多家新闻媒体均对这些课程进行了专门报道;学校组织了“亮跳”女声合唱团,团员们演唱的无伴奏合唱《黎家姑娘》(黎语歌曲)在全省中学生文艺汇演中夺得合唱组第一名,并在全国中学生文艺汇演中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示了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拓展性效果。在民族特色文化课程的引领下,学校继续开发与实施“传统文化特色系列”课程《苏轼在海南》、《诵读三字经》、《国学精要》等校本模块,为了丰富民族特色文化校本课程的内容,学校于2009年上半年派出两名体育教师远赴云南,接受国家民委组织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练员、裁判员培训,并已着手开设箭弩、陀螺和蹴球等民族校本课程模块,学校校本课程体系正逐渐规范与完善。“发掘与继承民族特色文化,加强民族特色文化交流与影响”的工作深受社会的高度关注,2009年,省民委确定该校作为全省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体育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并计划拨款在该校建设少数民族传统艺术与体育教育训练场地。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