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组织部长(1-3)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是,常书记今天的态度却又让他没了底。贾士贞早已想好了的话,已经到了嘴边,又吞了回去,他仍然满脸笑容地看着常书记。

    就在这个时候,随着两声敲门声,朱副书记进来了,朱化民紧锁眉头,脸拉得长长的,看都没看贾士贞一眼,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气呼呼地说:“常书记,你说现在西臾被搞成什么样子了?从昨天晚上开始,我被搞得没法睡觉,市委还有一点威信吗?到处都成了一锅粥。这样下去还得了?把书记的秘书,组织部的干部科长搞得威信扫地,叫他们还怎么工作,连领导脸上都没了光彩!”

    常友连看看朱化民,说:“老朱,说话注意影响,别凭个人意气。”

    朱化民说:“常书记,当初在讨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时我就主张要循序渐进,难道除了文化考试就没有别的方法了吗?现在各级组织部门都在搞公推公选,那种办法也是改革,干部们也能接受。公布一些职位让大家报名,然后组织评委进行公推公选。全国都在这样做,我们也跟着实行,等到哪天上面有了成熟的方案了,我们再照办。不是出风头,独树一帜,异想天开就是改革,我看用考试的办法也不是什么发明创造,而是复古。是封建社会的八股取士。凭一张考卷就决定了谁是状元。这个早已被抛弃了的糟粕,现在又捡起来当宝贝,还美其名曰改革!”

    贾士贞一直在静静地听着朱副书记的类似发泄的怨言,他终于忍不住了,贾士贞看着常友连,又看看朱化民,常友连像是在看着文件,头也没抬,也没有任何反应,好像办公室里只有他一个人。朱化民把目光停留在常友连身上,像是等待常书记发表支持他的意见,屋子里突然间死一般的寂静。

    过了一会,贾士贞打破沉默,说:“我觉得朱副书记批评得很有道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到底怎么做才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加符合民意,我认为还是要通过实践。至于到底是评委公推公选好,还是文化考试更科学合理?各人也有各人的看法,但公推的办法已经被公认主观性太强,不合理的成分比例太大,有些地方的所谓公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确切可以量化的条件,评委的公推只是凭个人的印象,根据被推人的单位和个人简介,做出一时的主观推断,因此,仍然有很大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但是应该承认这种公推比过去少数人决定候选人是一大进步。至于第一关采用文化考试的办法是否合理,是不是复古,或者说是封建社会的那种八股取士,这可以交给干部群众讨论。就我个人认识,以及广大干部群众的反映,还是深受欢迎的。因为这种文化考试真正体现了人人平等的原则,给大家一个公平合理的机会。就像高考一样,实践证明,文革时期的一度使用推荐的办法,还是被文化考试所代替。在没有更好的办法之前,给大家同一个平台,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可以体现公正、公平的原则。而我们过去由领导决定干部人选的办法,只有那么几个极少数人才有机会接触到领导,而大多数人都不在领导的视野当中,这些大多数干部即使再有才能,领导看不到。公推虽然扩大了领导的视野,但仍然局限在那几个人当中。也体现不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朱化民转过脸,对着贾士贞说:“问题是目前你的开公选拔制度算什么?请你不要忘了,我们是党管干部。首先用一张考卷把绝大部分干部拒之门外了,特别是领导信任的,了解的那些干部,挫伤了他们的积极性,还改革什么?”

    “科学技术在不断进步,人类在不断文明,竞争是必不可少的,而竞争又是十分残酷的。因此,没有竞争,人类就永远不可能进步、发展。”贾士贞说。

    这时,沉默了许久的常友连抬起头,慢慢拿起桌子上的香烟,扔一支给朱化民,又扔一支给贾士贞,不知是一种习惯动作,还是为了缓和三个人之间的气氛。常友连随后自己点着烟,说:“今天,我们并不是开会,我作为市委书记,老朱作为政工副书记,士贞作为市委组织部长,我们可以知无不言,大家都平心静气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常友连吸两口烟,脸上微微露出点笑容,接着说:“关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到目前为止,中央还没有统一的模式,各地都在探索,有些地方的一些做法受到中央的肯定,甚至被写入《干部任免条例》中去,比如任前公示。至于干部的推荐和选拔到底该怎么进行,尤其是最初的第一道程序。这确实是个大问题。比如我们现在需要两名副县长,这两名副县长的候选人怎么产生?由谁来提名?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我想来想去,这个问题是刚才大家争论的核心,也是我们需要改革的关键所在。”常友连停了一会,目光在朱化民和贾士贞身上来回移动着,过了一会又说,“过去的方法是,要么市委领导提名,要么市委组织部提名,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是县委向市委提名的,这几种方法,都是权力产生的,也是少数人的意志。或者说,只要市委书记、市委组织部长看中的人,无论群众认为好不好,都可能被选用。事实是我们过去都是这样做的。后来发展到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民主推荐。然而推荐的结果是什么,又起到多少作用,那种民主推荐的结果是保密的,只是极少数人掌握的,这里面的文章,我不说,你们也都明白。何况那种公推也只是部分干部选拔的试验,所以干部的选拔、任用,还是沿用老办法。刚才你们两位所说的公推和考试,都是一大进步,大家的目的很明确,希望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更合理,更加符合民意,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只是目前,我们如何过渡,如何引导大家逐步适应新的形势。”

    朱化民说:“常书记,这些我并不否认,而是今后市委常委就因此没有研究干部的职能了吗?有些岗位急需配备干部,难道都必须等待那么多繁琐的程序吗?还有像程秘书这样的领导身边工作的同志文化考试过不了关,就永远不能提拔任用了吗?”

    贾士贞说:“朱副书记刚才说的确实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比如以后每调整一个干部都是否需要考试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我们在制定公开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有关文件中都做了规定,每个岗位都按照从高分到低分,取前三名进入下一轮。首先是考察和民主测评,如果前三名中有一个人有问题了,比如发现某人经济上有问题,那这个人就要被取消资格,把文化考试分数第四名提前到第三名。再比如在民主测评中,绝大部分群众都不拥护,考察中群众大部分不推荐某个人,这样的人也要取消,总之要保证最后有前三名候选人。而通过公开答辩,根据各方面综合评分重新排出名次,把前三名提交市委常委讨论,再把常委讨论后的候选人交给市委全体委员无记名投票决定,最后向社会公示。而前三名中,本次只能用一人,那么另两名就自然进入市委组织部的人才库,以后用人时,原则上从他们当中选拔。”贾士贞接着说,“至于市委常委是否还有职责来选拔任用干部,我认为是肯定的,而要看什么情况,比如同等级别的工作调整,比如调整一些非领导职务。市委常委讨论干部的机会仍然很多,常委的权力仍然很大,不通过常委,任何一个县处领导都不可能产生的。只是方法问题和时机问题。比如目前,我们正在大张旗鼓地公开选拔县处领导干部,却又同时用老办法任免一批县处级干部,那群众会怎么看待市委常委?我们不能言而无信,不能一边公开选拔,一边照样按照过去的老办法提拔干部。”

    朱化民说:“那两个县区委组织部长怎么办?原来的公开选拔方案里没有这两个岗位呀!”

    贾士贞看着常书记,像是等待常书记发话。贾士贞心里非常清楚,常书记和朱副书记都是为了这两个县区委组织部长。当然作为市委书记和政工副书记两人想提拔两名县区委组织部长,这实在是区区一件小事,作为市委组织部长,没有任何理由拒绝执行领导意图。

    常友连想了想,说:“照士贞的意见,等到这次公选的四十八名县处级领导干部结束后,再统一考虑。我当时也觉得有道理,可现在的问题是程文武和张敬原,包括庄同高,他们的考试成绩都没有过关,到时候反而不好办了!”

    朱化民说:“我觉得常书记说得有道理,到时候那么多候选人都是文化考试前三名,弄两个成绩差的,也让市委几十个委员去投票,人家会投他们的票吗?那才是个大笑话呢!”

    “贾部长,你说说你的打算吧。”常友连说。

    贾士贞微微一笑,说:“是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慎重,不能因为个别同志的问题影响市委的威信,在这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问题上,一定要取信于民。所以,我一直说等到这四十八名县处级干部公开选拔的最后,视情况而定,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能在这关键时刻,不顾影响,市委常委决定提拔两名县区委组织部长,这实在不算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而是时机不适宜。一个市,那么多市级机关,那么多县区,总能找出比较适合的岗位来安排一两个副县级干部的吧!大家又何必为这两个干部争论不休呢!”

    常友连再次被贾士贞说服了,他脸上的乌云渐渐地退去,觉得这位年轻的组织部长所说的话句句有理,处处在维护市委的声誉,维护党的形象,他作为市委书记,没有理由再固执己见了。于是说:“贾部长来了之后,我们市委常委三个管干部的领导第一次坐下来商量工作,我觉得非常必要,也非常成功。我作为市委书记,一定支持组织部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刚才士贞同志的几点意见,我认为是可行的。至于程文武他们的安排问题,我们也应该改变观念。”

    离开常书记办公室,虽然常书记这样肯定了组织部做法,但是贾士贞仍然觉得面前困难重重,到时候,常书记真的能够理解他,程秘书也能理解他吗?江希泉理解他吗?还有张副厅长能理解他吗?玲玲也许能理解他,可他也得为玲玲想想啊!玲玲是张副厅长的下级啊!

    四十七

    吃了晚饭,贾士贞一进屋,又接到玲玲的电话,不用问,还是为了张副厅长所托之事,三句话没说完,玲玲居然哭了起来,贾士贞一时没了主张。自从和玲玲恋爱到结婚,一直到今天,别看他大大咧咧的,有时还会发点脾气,但他还是很会处理夫妻关系的,用玲玲的话说,士贞是疼她爱她的。换句话说,玲玲还很少因为丈夫对她不好而伤心到流泪的地步。十多年的夫妻生活,贾士贞把握的度恰到好处,然而,为了张副厅长的事,玲玲居然伤心到哭的地步,贾士贞真的有点慌了手脚。

    人哪!每个人的心里都是一个宇宙,深奥隐秘没有穷尽,即使像贾士贞这样在一些人看来不食人间烟火的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此刻他的心里,同样有难言的痛苦,他又何尝不想满足张副厅长的要求,何尝不想给自己妻子一个面子呢?

    电话里,玲玲就这样抽泣着,贾士贞伸出手想给玲玲擦擦眼泪,可是面前是空空的,他忽然想起他和玲玲还相隔三四百公里之外。过了一会,贾士贞变着法子,努力安慰着妻子,不知过了多久,玲玲总算停止了哭泣,贾士贞才挂上电话。他虽然没有给妻子明确的承诺,但是他向玲玲表示,让她相信他一定会处理好这件事的,而且还不能让张副厅长对玲玲有看法,更不能为此影响领导和她的关系,女人毕竟是女人嘛!男人几句好话一说,算是哄过去了。

    贾士贞又一次安慰了妻子,但是对于到底如何处理张敬原的事,他始终没有想好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张敬原曾经是前任市委组织部长的司机,但是在他之前,已经有两任部长司机不仅被录用为干部,而且都提拔为副县处级领导干部。让贾士贞纳闷的是,一个司机到了组织部,怎么就能当上机关干部科长了呢?而且,如果按照常规,不进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说不定张敬原已经当上副处级领导干部了!难怪张敬原无法接受对他工作变动的现实,以至动用了那么多关系来包围贾士贞。想到这里,贾士贞的心里更加矛盾,不管怎么说,他坚决不主张让张敬原和程文武出任两个县区委组织部长。否则,他在西臾市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等于失败,现在的关键是他要说服市委书记常友连,虽然上午他和常书记、朱副书记的谈话再次说服了他们,但是这只能说问题暂时搁了下来,他太清楚了,一旦公开选拔的四十八名县处级领导干部最后拍板时,或者说,这四十八名干部产生后,那么程文武、张敬原、庄同高怎么办?

    贾士贞在客厅里徘徊了一会,不想待在宿舍里,害怕接那些说情的电话,也不愿意接待那些说情的来访者。突然想到鲁晓亮,他们有一段时间没见面了,想问问有关乔柏明和韩士银的事,想到这,正准备关灯出门时,电话响了,他犹豫起来了,按说,他完全可以任凭电话响去,因为只要他早半分钟出了门,他是听不到电话响的,然而,贾士贞不是这样的人,犹豫了半天,还是忍不住接电话了。一接电话,他哪里想到会是省委组织部长钱国渠。贾士贞一听是钱部长,一时不知所措,钱部长怎么晚上给他打电话呢?钱部长在他心里,是一位最受尊敬、最有威信的领导。他在省委组织部成长的每一步,都是钱部长的关心和爱护,钱部长对他的信任,已经超过任何一个人,要不然怎么会在全省进一百名县处级干部大轮岗时,不但没有让他去轮岗,反而将他提拔为西臾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呢?他到省委组织部先后只有八年时间,在这八年里,他从一个普通工作人员,八年提拔了四级,这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像钱部长这样的领导,对他是滴水之恩,而他一定要涌泉相报。可他怎么也没有想到,钱部长居然跟他说的是老地委副书记周效梁的儿子周森林的提拔问题。钱部长还说,这是省委边副书记交办的事,而且周森林考了市水利局副局长第三名,钱部长还说周效梁和省委边副书记的关系相当不一般,让贾士贞千万要处理好这样的关系。贾士贞已经记不清他和钱部长到底说了些什么话,现在他站在电话机旁边,看着电话机发愣。

    其实按照这次开公选拔县处级领导干部的规定,只要在民主测评、考察中都没有问题,公开答辩前三名的人,以后可以作为后备干部选用。而且那天晚上周森林夫妻俩去找他时,他已经做了暗示,不知为什么他们又把这事弄到省委边副书记那里去,现在居然省委组织部长也出面了,这让贾士贞心里很不痛快,当然,他知道这件事不一定是周森林所为,一定是周效梁凭他和省委边副书记的特殊关系。一个省委副书记想提拔一个副县处级领导干部,这实在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贾士贞想想,是不是自己做得太过分了点,一个副县长,市直机关的副局长,在省委副书记、在省委组织部长眼里算什么官呢?道理是千真万确的,然而,在一个县里,在一个拥有六百万人口的市直机关里,在老百姓眼里,副县长、副局长可同样又是一个手握重权,一个了不起的官啊!同样副县处级干部也是每一个官员登上高级官员的重要阶梯。

    现在,贾士贞忘了钱部长的电话对他是一种压力,反而越发觉得自己责任的重大。贾士贞的思绪在翻腾,就像身临激流之中,任随翻滚的浪尖波谷抛掷推涌,内心涌起无限感慨。

    深夜,贾士贞展开想象的翅膀,怀着年轻人那种无比兴奋和激动,信步走在大街上。阵阵秋风吹过,一种沁人肺腑的舒畅,走着走着,贾士贞觉得自己有点游离在一个无人烟的茫茫世界,好像自己这段时间的所作所为如同一场梦。他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不顾一切地要坚持改革干部人事制度。说是一场改革,实际上是把过去中国吏治上存在的弊端给暴露出来了,这种压力何等的大?甚至可能犯错误,在西臾,他觉得自己有点孤独,唯一能理解他、帮助他的只有鲁晓亮,于是他决定给鲁晓亮打个电话,省得跑了冤枉路。接通鲁晓亮的手机,他果然在外地办案。无奈何,只好挂了电话,在大街上犹豫起来。

    贾士贞站在街灯昏黄的十字路口,心里思绪茫茫,是不是自己为官太认真了呢?是的,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也许是自己还年轻,对事情太认真了!人和社会,一切事物的总结局也许都是中庸而已。那么自己在官场上,是不是也该随遇而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想的时候,他浑身不免冒出一身冷汗。这还像一个市委组织部长吗?与其这样,还不如主动要求免掉自己这个身负重任的市委组织部长。

    一身冷汗过后,他感到身上轻松了些,重新辨别了一下方向,朝着一片亮光的前方迈开大步。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