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区域课改10项核心经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外活动的具体措施和做法。为实践“课堂教学为主,课内与课外结合”的构想,需要采取以下具体措施和做法:

    1 在课程改革和教材编写中要提供课外活动的部分内容,为师生开展课外活动提供方便。

    2 将课外活动纳入课表,以使课外活动在时间上得到保证,当然也可不受此限制。课外活动的开展,要更多地采取游戏、竞赛、讲故事、出墙报等多种形式进行。

    3 活动规模可有个别活动、小组(按兴趣划分)活动、全班活动;活动性质可有专门的学科课外活动,有时也可与班、队和其他实践活动结合。

    对有组织的课外活动,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以完成课堂教学基本任务为前提,在学生学有余力的情况下进行,不能因搞课外活动搞得学生两头忙,不仅不能相互促进,反而顾此失彼,相互削弱。

    2 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有一定联系,但不是简单重复,也不能把课外活动作为课内教学的延续,变相增加课堂教学时间,搞成课内损失课外补。

    3 课外活动尽管可以采取上课的方式,但不能一味重复课堂教学的方式,也不能把课外活动都搞成阅读活动,从而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开展课外活动。

    4 尽管要以自愿为前提,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但不能因此使有的学生受到冷落,被排斥在集体活动之外,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协作精神,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活动。

    教育部于2001年6月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从小学至高中均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文件中强调学生要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要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并藉以扩充信息的来源和渠道;要了解必要的通用的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的技术能力。综合实践活动虽仍然是必修课程,但在很大程度上也吸取了课外活动这种组织形式的优势。可以说,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设置,为我们进一步改革班级制指明了方向,也创造了条件。

    二、教学过程的优化

    (一)教学过程的类型及其评说

    教学过程的具体进程是多种多样的,若仔细比较一个人多次教学的过程或多个人教学同一内容的过程,很难找到两堂课的过程完全相同的例子。但是,如果我们着重从某些角度去考察各人教学的过程,而撇开其他因素和细节,我们就不难把它们进行分类,描述它们的异同点。笔者曾将教学过程分为四类,即“随波逐流型”、“机械程序型”、“程序调控型”和“随机应变型”。这种分类主要考虑了两个维度:教学时是否遵循一定的模式和是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的变化进行积极的动态调控。如随波逐流型和随机应变型的共同点是不遵循一定的模式,不同点是前者不进行动态调控,随波逐流,而后者却随机应变,进行动态调控。现对四类教学过程分述如下,并作简要评说。

    1、随波逐流型

    这种类型的教学过程,既无周密的教学计划,也无明确的教学目的,既不遵循一定的教学模式,也不进行积极的动态调控,往往是教到哪里算哪里,形象地说,就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这种教学既不符合教育的基本要求,又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因此,我们希望这种现象在教学中杜绝。

    2、机械程序型

    此类型可简称为“机械型”。这种类型教学的特点是拘泥于固定的模式,即使教学情况发生变化,也依旧按既定的模式和教学方案进行教学,不作变通,不越模式一步,其极端表现是按照既定的教案满堂灌。这种教学机械呆板,不符合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实践效果也不会太好。因此,在教学中要防止过于刻板的做法。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赫尔巴特学派提出的“四步法”或“五步法”,还是苏联教学论提出的“五环节”,或是近些年来国内外学者提出的某些改进型教学结构模式,都还没有跳出机械型模式(固定式)的框框,这是导致实际教学中机械化、形式化现象普遍的重要原因之一。尽管提出改进模式的一些学者要求在使用他们提出的教学结构模式时要具有灵活性,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变通(这在指导思想上相对于那些要求机械使用他们提出的模式的人是一个进步),但他们的模式本身并无相应的指导人们进行变通的规范和选择性规范,只提供了限制性规范。因此,有的教师在运用时便很难跳出框框,表现出灵活性。这样,教学从实际出发仍旧是一句空话。更有甚者,有的教师把某些模式当作灵丹妙药,用于各种场合,导致教学的形式化。

    当然,这种有规则的教学比起第一类无规则的教学来,毕竟是一个进步。从理论上讲,它是将教学过程理论化、科学化的一种尝试,是值得称道的。从实践上讲,这样的模式简便易行,因此对青年教师和没有经验的教师掌握基本教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都能起到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运用这种模式也是青年教师和缺乏经验的教师提高教学水平难以逾越的阶段。

    3、程序调控型

    此类型可简称为“程控型”。这种类型的教学要遵循一定的模式,但模式不是机械的,而是可变的,有多重选择方案,由教师根据自己对教学情况的判断作出选择。教学中实施一定的调控,但调控不是随意的调控,而是要遵循模式的规范,受模式规范的指导和制约。这样的教学相当于在人脑中“内化”了一个有反馈机制的教学程序,然后以这种程序控制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如果这个过程中各个因素的变化是可以准确预测的,那么,课前按一定模式设定进程就可以了,多设计一些机械型模式也许就够用了。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各个因素是经常变化的,是难以准确预测的。既然如此,课前按固定模式设定一个衡定的教学进程就不合适了,必须采用可变模式,设计可变进程,预备应变方案。在这方面,机械型程序显得无能为力,它不能提供相应的规范和指导。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一种新的模式,不仅能提供机械型模式所能提供的限制性规范,更重要的是要能提供机械型模式难以提供的指导性规范和选择性规范。限制性规范解决基本倾向和进程等可预测问题,指导性规范和选择性规范部分地解决难以准确预测却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这样的模式要设想多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相应的调控措施,供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实际出现的情况作出判断和选择。

    为了在一种模式中体现这三种规范,笔者受现代程序设计原理的启示,在教学程序中启用了选择框(用菱形框代表)。每个选择框都是一个提示点,提醒教师注意此时的教学情况,并提供两种备选对策,供教师根据获得的反馈信息、教学要求和自己的判断,选择相应的教学对策和调控措施。在笔者设计的一个教学程序(见“小学数学综合课启发式教学流程图”,课时按40分钟设计)中,有的是调控教学过程和结构的,如第一个菱形框和最后一个菱形框分别是调控准备阶段和结束阶段的教学进程的;更多的是调控教学方法的,如新课教学阶段有两个菱形框和子程序中有三个菱形框都是调控新课教学与释疑的方法的。由于既调控教学进程,又调控教学方法,因此,一个程序就有多个选择框,而且教学流程还可能多次出入同一个选择框。因为每个选择框提供两个备选方案,所以,如果教学中n次经过这样的选择框,则这样的程序就提供了2n个备选方案。当然,教学完毕,实际上采用的只是2n个备选方案中的一个方案。因为教师是遵循这样的程序控制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的,所以,笔者把这样的模式称为程序调控型模式。它是一种非线性程序,与机械型模式的线性(或直线式)程序有质的区别。

    讨论至此,我们已可明显地看出程控型模式相对于机械型模式的优点和特点:

    (1)机械型模式实际上只提供了一种方案,一种进度。在程控型模式中,如果n次经过的选择框有m次是调控教学进程的,则它就提供了2m种可能的教学进程,若包括方法的调控,则共有2n个备选方案。

    (2)设置了n个反馈提示点,每个提示点有两条调控备选路径。每到一个提示点(即选择框),究竟选择哪条路径,由教师根据提示和教学情况作出判断和选择,决定下一步的教学方式和进程,这是机械型模式所没有的。

    (3)机械型模式提供的主要是限制性规范,而程控型模式能同时提供限制性、指导性、选择性三种规范,即它既为教学总进程提供指导,为教学指明总的趋向和备选路径及进行反馈信息处理的提示,使教师感到有所遵循,同时又留有供教师运用自己的智慧、经验进行判断、作出选择的余地,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余地,而不是把教师的手脚束缚得死死的,这有助于教活、学活。

    以上三点中,最本质的就是它有选择性规范。正是这些优点和特点,使程控型模式在理论上比机械型模式要优越得多。它更符合教学从实际出发和及时反馈与调控的基本原则。

    程控型模式相对于其他模式仍有不足之处:

    (1)相对于简单易行的机械型模式,程控型模式较难掌握。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一个教师掌握了一些机械型模式的用法,又按从实际出发和及时反馈与调节的要求指导教学,就不难把机械型模式转换为程控型模式来运用,对新的程控型模式的运用也不会感到太难。

    (2)相对于随机应变型教学活动,由程控型模式指导的教学活动仍有一定的限制和框框,即限制性规范和指导性规范必须遵循,选择性规范又不可能把所有可供选择的方案都包括进去。

    4、随机应变型

    这种类型的教学过程,虽然课前也要备课、设计教学方案,但具体教学中并不受固定模式和教案的束缚,而是事事从实际出发,随机应变,灵活、娴熟地处理教学中的偶发因素和调控教学进程及方法,圆满地实现教学目标,或适度增减教学内容,修正不切实际的教学目标。这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化”的教学过程,当教学水平达到“艺术化”的境界时,就完全无固定模式可言了。

    当你把这样的课录下来仔细分析和品评,就会发现其中体现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经验,许多事都处理得恰到好处,令人叫绝。因此,这样的课不可能是课前设定的。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智慧和才能在这样的教学中表现无遗。要说在课前有所规定的话,那么,规定的不会是模式,只能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这样的教学充满了“美”,具有艺术性,可供欣赏,且教学效果也好,但却无法规范化,更无法用一个已有的教学模式来描述。因此,这样的教学是最难达到的。

    (二)改进和优化教学过程的途径

    在以上讨论的四种类型的教学过程中,第四类随机应变型教学过程无疑是最迷人、最令人向往的,也是最难达到的。要使教学过程达到这种类型的水平,第二种和第三种类型是难以逾越的。这两种特别是第三种类型的教学过程越娴熟,其中包含的第四种类型的教学过程成分就越多。从第二种类型的教学向第四种类型的教学转化的过程,是一个教师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转化的过程。一个教师在教学中要力求杜绝第一种类型的教学,减少第二种类型的教学,增加第三种类型的教学,把第四种类型的教学作为奋斗的目标。这四种教学过程的类型描述了教师从低水平向高水平,教学从无序和低序向高度有序、从低效向高效转化的基本过程。这种转化对教师来说是一个艰苦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完善和充满希望与兴奋的过程。愿广大教师经过努力,逐步实现这种转化。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