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奇书网 www.qishubook.net,帝国风云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照冯承乾的要求,宋靖国在处理造船工业合作项目的时候,把引进技术、设备放在了第一位。比如,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三大造船厂帮助中国造船厂兴建四万吨级船台,从而让中国造船厂能够独立建造大型战舰。又比如,通过引进万吨级水压机,获得了生产高强度装甲钢板的能力。

    当时,海军只引进了一种舰艇,而且只是设计图纸。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潜艇。

    虽然潜艇的吨位比主力舰小得多,但是对建造工艺的要求高得多。当时,全世界也就只有七个国家能够建造潜艇。主要就是,潜艇的耐压壳体需要极高的制造工艺,而且对焊接的要求也非常高,没有足够先进的工业技术,根本制造不出合格的耐压壳体,也就造不出合格的潜艇。

    事实上,当时中国海军最缺的也是潜艇。

    早在一九三三年,冯承乾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问题是,中国不但没有建造潜艇的能力,也没有合适的官兵队伍。别的不说,在一九三三年的时候,中国潜艇部队的官兵还不到两千人,而且其中只有大约十分之一的官兵有过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服役的经历,这其中大部分又是在水面战舰上服役,只有极少数在来自潜艇部队。

    没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帮助,中国海军就不可能建立起强大的潜艇部队。

    冯承乾非常清楚,在广袤的太平洋上,特别是在与日本、美国作战的时候,潜艇拥有极为重大的价值。

    也正是如此,在一九三五年的时候,冯承乾才会通过希佩尔,从德意志第二帝国获得了三种潜艇的设计图纸。次年,冯承乾以中国海军司令身份访问德意志第二帝国,又笼络了一批帝国海军潜艇部队的退役军官,让他们以教官的身份来到中国,为中国海军培养潜艇部队官兵。

    总体来说,在一九三五年之后,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很有条理。

    对中国来说,这也是至关重要的几年。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能否在即将爆发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取得优势,甚至是取得最后的胜利,就得看这几年的建设成果。

    所幸的是,在这几年内,诞生了不少“奇迹”。

    比如,到一九三九年,中国的四大造船厂都能建造舰队航母、大型巡洋舰等两万吨级战舰,而江南造船厂、北方造船厂与广州造船厂则各建成了一座四万吨级船台,具备建造四万吨级主力舰的能力。又比如,到一九三九年,中国的长春车辆厂、武汉车辆厂与上海车辆厂都完成了坦克生产线的建造工作,其中长春车辆厂能够生产四十吨级坦克,武汉与上海则能生产三十吨级坦克。再比如,到一九三九年,沈阳飞机公司、西安飞机公司与成都飞机公司都建立起了战斗机生产线,能够生产bf109e等先进战斗机,而南京飞机公司则具备制造双发轰炸机的能力。

    不可否认,这些成就,大多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

    比如,中国陆军的第一种中型坦克,实际上就是mk4的翻版,只是根据中国陆军的要求换上了口径更大的坦克炮。又比如,中国空军的第一种单翼战斗机,实际上就是bf109e的仿制型号。再比如,当时中国海军的所有潜艇,都是由德意志第二帝国提供设计图,然后在国内建造。

    只是,到一九三九年前后,中国企业也开始研制符合中**队需求的武器装备。

    最突出的,就是成都飞机制造公司在bf109e的基础上,为中国海军研制了第一种单翼舰载战斗机,随后又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工程师的协助下,设计制造了中国海军的第一种单翼舰载攻击机与轰炸机,完善了海军航空兵的装备体系,并且使中国海军航空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拥有世界上性能最好的舰载飞机。

    在坦克领域,长春车辆厂在一九三九年完成了第一种国产中型坦克的研制工作。

    由此可见,中国在军事装备制造领域,走的就是引进-仿制-研制的发展道路,并且在短短几年内就取得了重大成就。

    不可否认,中国研制的很多武器装备都有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色彩。

    同样不可否认,中国在自研武器装备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国情与军队需求,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武器装备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

    从某种意义上讲,当中国的军事工业开始走自主研制道路的时候,才算真正成熟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